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结果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511302K34765218T/2015-05920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顺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10-13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5-10-13 | 来源: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6日在南充市顺庆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温桂彪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发展定位,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2011年全区可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90.6亿元(预计数,下同),五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5.5%,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亿元,五年翻两番,年均增长2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亿元,五年翻两番以上,年均增长4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5亿元,五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8.2%。区域经济综合实力2010年跃居全省第17位,五年上升7位;在丘区排名第4位,五年上升3位,位居川东北第一。

——五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以优化结构为先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始终坚持“强三优二特一”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45:47。

商贸服务业品质提升。成功打造滨江美食文化长廊、江天美食街、模范商业街、西河中路名酒一条街、环形商圈等特色街区。完成19个城区农贸市场和4个乡镇农贸市场“三化一改”。建成北干道粮食油脂仓库和全省首个“放心粮油食品连锁配送工作站”。引进法国家乐福、台湾大润发、北京保利、重庆新世纪百货等一批名企名店。初步建成川东北汽贸中心。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省第10位。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张澜纪念馆、罗瑞卿故居创建为国家AAA级风景区,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工业经济规模壮大。着力打造工业平台,培育骨干企业,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0户,新增33户;销售收入达到317.1亿元,年均增长29.4%。实施技改项目119个,完成技改投入48.2亿元。建成7平方公里的潆华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52家,建成企业35家,年产值达到80亿元。日上车轮、人本轴承、康达汽配、华塑建材、泰鑫实业等成为工业支柱,初步形成以机械汽配、新型建材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园区,入选“成渝经济区投资价值榜”百强产业园区。

农村经济特色凸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基本建成潆新线特色畜禽养殖产业带、国道212线优质农产品加工产业带、沿江线优质蔬菜产业带和城郊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产业带。成功探索农民产业园“大林模式”和种养结合生态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农民工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区、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试点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投资拉动,以项目推动为抓手,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始终把项目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达到55%。

项目投资大幅增长。累计储备重大项目500个,争取国省政策项目160个、资金25亿元;引进重大项目180个,到位资金200多亿元。银政、银企关系不断融洽,政府性融资4.55亿元。顺利推进市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财税收入年年稳定增长,财政对项目的投入年年递增。累计实施项目600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41.1%。

项目实施成效显著。实施了一大批强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潆华工业集中区、现代农民产业园、川东北汽贸中心、川东北职教城等产业项目初具规模;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设施等民生项目成效显现;旧城改造、北部新城建设等城建项目势头良好;达成铁路复线、兰渝铁路、广南高速公路顺庆段和凤仪航电等省市重点项目超进度实施。

项目管理规范有序。着力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领导责任制、部门负责制和目标考评制。制定了政府性投资、棚户区改造、产业园区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全程代理和网上受理,保证了项目高效、规范实施。

——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统筹,以拓展改造为手段,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始终坚持以城市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城乡互动、城乡共融。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76.2%。

北部新城成功破题。大手笔编制北部新城城市规划和建设规划。府荆大道全面建成,恒大集团入驻开发。川东北金融中心通过规划设计,兰渝铁路火车北站站前城市综合体设计方案实现有效对接。实施潆溪滨河整治,建成川东北职教城“一路一桥”,南充旅游中专校等3所学校入驻发展。川东北汽贸中心建成面积250亩,引进12家知名汽车4S店入驻。

旧城棚户区改造加快。先后启动实施了南门坝、五里店、清泉坝、下中坝和望天坝等旧城棚户区改造,搬迁面积达200余万平方米。南门坝片区建成3条城市次干道和2.4万平方米安置房,文庙、府衙、古街区开工建设,60万平方米的蓝光综合开发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清泉坝片区完成3000余亩土地统征,防洪堤建设已启动。五里店、下中坝、望天坝片区全面完成居民搬迁,开发项目顺利推进。完成兰花巷等7处零星卡口棚户区改造。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完成城市北大门和国省公路沿线农房风貌整治和28条城市主要街道门店立面升级改造,拆除违章建筑20余万平方米。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城市公厕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区主要街道清扫保洁机械化率提高到50%以上,村容镇貌明显改善。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进展顺利。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以惠民富民为目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和措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15元,净增8444元,年均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18元,净增3731元,年均增长16.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全市第一。

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每年办理10件惠民实事,民生问题有效解决。新建通乡公路91.5公里,通村公路541公里,全区实现乡乡通油路或水泥路,村村通公路。新建、维修加固水库17座,解决6.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改造城市居民水电气户表4万户,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全面完成“5·12”地震灾后城乡居民危房重建和维修加固,全部完成地质灾害户搬迁安置。建设5个乡镇污水处理站、4个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12个乡镇垃圾转运站,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累计征收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基金12.7亿元,覆盖38.5万人。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到14.3万人,新农合参保达到23.1万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新建敬老院12所,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不断提高。5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五年来,我们坚持协调发展,以教育卫生为重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始终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累计实施科技兴工项目26个,科技兴农项目62个,开发新产品42个。创省著名商标2个、市知名商标32个,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2个。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区。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撤并村小校点100个。新改扩建西山小学、五星小学南门坝分校、三原实验学校、涪江路小学等城乡学校62所,城区学校“大班额”矛盾得到缓解。消除严重校舍危房8万平方米,建成教师周转房299套。中小学素质教育水平逐年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集中发展,一批幼儿园建成开园。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及“农家书屋”建设,初步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功承办“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南充顺庆篇等多起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卫生事业突飞猛进。加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2个、乡镇卫生院22所、村卫生室133个。市中医医院实施法人治理结构和去行政化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市前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

其它事业协调发展。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以内。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连续五年获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建成全省高水平体育人才后备基地。统计、物价、档案、气象、老龄、青年、地方志、残疾人、红十字、扶贫移民、民族宗教、外事台侨、妇女儿童和其他各项事业得到加强。

——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治区,以平安稳定为基础,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始终把民主法制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平安创建成效显著。建立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三级安全监管网络,“安全文明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和危险报警系统,科技兴安力度不断加大。投入资金近5亿元,治理较大安全隐患300多处。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无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社会稳定有效维护。建成“天网”一期工程,组建综治巡控队伍,实施“红袖标”群防群治工程,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区。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两抢一盗”、打击“黄赌毒”等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高。成立全市首支特警大队,警用装备不断充实,应急处突能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完成“两所一庭”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乡乡有派出所、司法所,中心集镇有法庭。建立完善信访和群众工作机制,开展领导大接访、干部大下访和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整治活动,大调解体系基本形成,成功调处一大批挂牌疑难信访案件,干群关系日益密切。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圆满完成“五五”普法,被评为全国先进区。稳步开展“六五”普法。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努力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深入推进《廉政准则》教育,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狠抓违法违纪案件查办,为科学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主动作为。五年来,我们在园区建设、旧城改造、新城拓展等方面,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开创了工作新局面。实践证明,只有主动作为,敢闯敢干,才能赢得发展先机。我们要始终将解放思想、主动作为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突破瓶颈制约,打破思维定势,少讲不能办、多想怎么办,推动顺庆各项工作突破发展。

——必须坚持项目推动,增强后劲。五年来,我们实施了一大批基础性项目,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践证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力推进“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五年来,我们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我们要始终带着感情解决好一个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具体困难,带着责任对待一件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合理愿望。

——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政府工作规范高效。实践证明,依法行政既是对政府工作的内在要求,又是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效保证。我们要始终坚持依法办事,懂规则、讲规则,懂程序、讲程序,全面推进政府工作。

——必须坚持敢于担当,超常付出。五年来,我们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凡是顺庆辖区范围内的事情,从不推诿,从不躲绕,总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攻坚。实践证明,只要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就一定能够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要始终有担重任、干大事的勇气和信心,敢于开拓,敢于拼搏,朝着既定目标坚实走下去。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骄人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顺庆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运行质量不高,缺乏骨干优势产业支撑;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统筹城乡压力较大;民生问题依然突出,群众在住房、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社会管理任务艰巨,安全、信访、稳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不高现象仍然存在,机关效能作风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工作打算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顺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顺庆奋力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攻坚时期。国家和省市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更加重视文化繁荣,更加重视人民增收,更加重视民生改善,为我们发挥比较优势带来了良好机遇。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愈发突出的要素制约,不断加剧的区域竞争,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也使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我们必须在困难中发掘机遇,在挑战中寻找动力,在竞争中争创优势,奋力开创顺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按照区第五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乘势而上,高位求进,坚持“一个定位”,突出“一个抓手”,实施“五大战略”,实现“五大目标”,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核心区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发展预期目标是:

——综合实力保持领先。力争全区地方生产总值达到383亿元,五年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亿元,五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6亿元,五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38亿元,年均增长15%。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川东北领先,走在全省前列。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5:45:50,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格局,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5张,拥有医护人员3.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以内。城镇化率提高到80%以上。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5%。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6%。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9%,森林覆盖率达到40%。建成省级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4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177元,五年分别翻一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壮大,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民生活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区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发展产业,在提升综合实力上求突破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创建川东北商贸物流中心。重点实施一批商贸物流骨干项目,力争五年投资超百亿元。规划并建设辐射川东北地区的总部经济基地,高标准建设兰渝铁路火车北站站前城市综合体、清泉湖城市综合体、西华经济综合体。打造川北农产品交易中心、川东北汽贸中心、交通货运物流配送中心。新建市政新区、南门坝片区、西山风景区、潆华工业集中区等农贸市场,修建北部新城、西山、清泉坝、下中坝等星级酒店。到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5亿元,年均增长20%。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打造优势工业基地。加快推进潆华工业集中区建设,园区规模达12平方公里,引进5-8家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入园企业达到80户,产值突破260亿元,创建成省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机械汽配、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力争培育年产值超5亿元企业10户,积极培育上市企业,建成西部机械加工、汽车汽配和西南建材生产基地。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企业技改创新,多途径增加企业技改投入,发展高新企业10户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城郊农业示范区。坚持“服务城市、致富农民”思路,大力发展城郊现代农业。以嘉陵江沿线乡镇为主,重点打造现代商品蔬菜产业带;以潆新线、国道212线乡镇为主,大力打造休闲观光产业带;以“统筹城乡第三圈层乡镇”为主,稳步打造现代水果、畜禽产业带。到2016年,建成商品蔬菜基地1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5个、现代畜禽养殖基地80个。

二、立足夯实基础,在增强发展后劲上求突破

大力发展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府荆大道延长线、国道212线改道、西山后山大道、滨江大道延长线等南北通道建设,实施通江大道、荆华大道、西山穿山通道等东西通道建设,实现与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和嘉陵江跨江大桥无缝对接。协助抓好兰渝铁路、绵阳至西充高速、第二绕城高速顺庆段和兰渝铁路火车北站、嘉陵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打造潆溪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顺蓬公路,加快建设环区公路、华凤至新复至同仁、梵殿至永丰、灯台至桂花等农村公路,全面建成农村公路网络,形成“一环三射三纵五横”的农村干线路网,建成区域交通“半小时经济圈”。

加快建设水利项目。重点实施城市备用水源和中小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水源保障等水利工程。建设潆溪、荆溪污水处理厂和第三自来水厂。推进桑树坝、清泉坝、黄伞坝和西河、潆溪河、荆溪河、芦溪河防洪堤、景观堤建设,全面完成病险水库整治,加快建设农村“五小”水利设施,全面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稳步推进信息能源项目。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合一”。加快建设防灾救灾、应急指挥、安全体系平台,全面推行政务信息网上发布、传递和共享。协助建成凤仪航电工程,完成南门坝、潆华工业集中区、西山风景区等地11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基本普及城区和集镇民用燃气,进一步推广农村户用沼气等清洁能源。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大力培植税源,加强税收征管和国有资产管理,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加大项目争取,力争有一批大项目进入国省“笼子”。进一步融洽银政、银企关系,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加强国土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用地。进一步治理软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三、立足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在提高城市品位上求突破

着力旧城棚户区改造。依法实施居民房屋搬迁,全面完成南门坝、五里店、望天坝、牌坊湾、清泉坝和城市零星卡口棚户区改造,改造面积160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城区居民水电气户表改造;配套完善城市道路、管网、环卫等设施。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中心集镇为支点的城镇体系。

着力新城拓展开发。打造北部新城荆溪片区休闲度假城。建设并完善北部新城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高品位开发建设商住、办公、文卫、会展、旅游等项目,基本建成5平方公里的休闲度假城。打造潆华片区产业新城。推进潆华工业集中区、川东北汽贸中心、川东北职教城建设,建成兰渝铁路火车北站站前城市综合体和西华经济综合体,形成集工商文教“四位一体”的产业新城。打造西山片区三国文化城。完成西山总体规划修编,建设前山商业文化区和后山旅游度假区,建成安汉故城、三国文化源景区、三国文化主题公园、三国文化体验基地。

着力景区公园建设。围绕“以水为脉、以绿为底”山水田园城市目标,打造清泉湖休闲景区、大营山休闲景区、西山风景区、青龙山休闲景区“四大景区”和气象森林公园、望天坝体育公园、清泉寺宗教文化公园、梨树沟养生公园、舞凤山观景公园“五大主题公园”。完成西河、潆溪河、荆溪河等河流水污染治理,打造嘉陵江“亲水长廊”和西河湿地休闲中心,形成绿地相连、青山为屏、江河为带、园城一体的山水田园特色。

四、立足改善民生,在增进人民福祉上求突破

优先发展科教事业。加大科技成果引进、推广和转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4所,拆并整合学校6所,增纳学生2万人,基本消除城市学校“大班额”现象。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力争创建省级示范高中2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争职教城在校学生达5万人。新建幼儿园6所,有效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建文化馆、图书馆,全面完成村文化室建设。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小说、电影、歌曲、戏剧。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三国文化、嘉陵江文化、旅游文化品牌,扶持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争创国家文化先进区。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建成社区和农村群众性体育设施10处,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争创“全国武术之乡”。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建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市妇孺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迁建区疾控中心,按标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创建二级甲等医院2所、三级乙等医院1所。加强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设,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途径解决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到26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到20万人,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应保尽保,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征地搬迁还房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住有所居”。

五、立足创新社会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上求突破

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市政、环卫设施,提高清扫保洁机械化率。完善管理制度,依法依规管理城市。建立城市现代管理平台,推行“数字化”管理。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实施“人性化”管理。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推进创卫工作,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推进社区建设。科学界定社区管理职责,完善社区自治管理体制,把社区打造成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完成涉农街道“村改居”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解决社区阵地建设问题,逐步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有序有效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

强化安全生产。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监管、制度、科技“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运行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维护社会稳定。完成“六五”普法,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工作。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加强和创新信访和群众工作,加大依法治访力度,切实化解矛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社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稳定。

二〇一二年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2012年,我们既面临着有利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纵观全局,外部环境总体有利。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成渝经济区建设、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等重大部署,全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高地,为我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挑战也前所未有。经济发展要素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新一年的政府工作,要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迎接挑战中主动作为,推动顺庆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19.2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7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74.2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8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68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7860元,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抓好产业培育

做强做优第三产业。重点实施商贸平台建设。促成大润发南北卖场全面开业;佳兆业广场商业中心、南门坝特色街区建成营运;启动建设兰渝铁路火车北站站前城市综合体和交通货运物流配送中心;新改扩建17个城乡农贸市场,建成南充宠物市场。启动建设潆华大道星级酒店,泰合尚渡五星级酒店开业营运。启动总部经济基地和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发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完善西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启动建设三国文化产业园。

发展壮大新型工业。强力推进潆华工业集中区建设,完成7.5万平方米农房搬迁安置补偿工作,平整产业用地2000亩;启动建设1.8公里潆华大道二期城市主干道和3公里次干道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园区服务中心大楼、精神卫生中心等配套工程,建成110千伏变电站;招引具有较强实力的工业企业入驻,督促川东北汽贸中心奔驰、奥迪等4S店建成营运;力争园区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加快培育机械汽配、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产业,建成康达汽配环保节能热交换器项目、日上车轮二期钢圈项目、华塑建材二期扩建项目、新源机械环保无铅汽枪弹项目。支持石达化工、太极制药、恩佩瑞机电、泰鑫实业等企业实施技改扩能,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5.5亿元。

巩固提升城郊农业。继续推进百里循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完善搬罾沿江蔬菜基地配套建设,形成专业蔬菜基地1万亩。推进产业园区提档扩能,建成高标准现代农民产业示范园区5个。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建成示范新村5个。加快培育农民专合组织,力争全年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创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个。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创建国、省级优质农产品品牌2个。着力推广农业机械应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启动升钟水库二期工程渠系灌溉配套建设和西河华凤段、潆溪河潆溪段整治,推进西河右岸、桑树坝防洪堤建设,完成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217处塘库堰,解决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修建20公里乡道公路,硬化100公里村道公路。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新建1500口户用沼气池。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攻坚

致力项目争取引进。继续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等重大机遇,包装储备一批大项目,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省“笼子”,力争项目补助资金增长20%以上。围绕项目工作平台,推行专业招商,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招大项目、引大投入,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亿元。

加快项目推进实施。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全年实施重大项目32个,投资58.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8个,投资31亿元;产业项目17个,投资12.8亿元;民生项目7个,投资14.7亿元。协助抓好国省项目推进工作。严格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强税收征管和国有资产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投资,加大对优势产业、重点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和一般性支出。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建立新型银政、银企关系,积极协调加大对重点工程、中小企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强国土管理,加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有序实施土地收储、整治和征收,全力满足项目建设用地。

三、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发展

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全面完成南门坝、五里店片区旧城改造任务,建成文庙、府衙和马道巷等6条城市次干道、南门新城安置房。实施五里店片区综合开发,建设居民还房13万平方米。依法推进西山片区企事业单位土地收储和房屋搬迁,启动西山风景区前山片区建设。实施原市冷冻厂宿舍、齿轮厂宿舍等危旧房和城区零星卡口棚户区改造。

强力推进北部新城建设。着力实施北部新城府荆大道延长线、滨河路、荆宏路、通江大道和金融大道建设。启动荆宏佳苑二期还房建设。对接清泉湖休闲旅游中心项目,深入推进北部新城荆溪片区开发。实施气象森林公园景观打造,完成潆溪河综合治理。

深入实施“四城”同创。重点围绕创国卫要求,抓好城市美化亮化工作,完成人民南北中路和北干道临街建筑立面整体改造。市区联动,对城市街道人行道实施改造。全面完成城区垃圾中转站建设、城市公厕新建改建,持续开展广告清理、违章搭建拆除、交通秩序治理等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依法依规建设小城镇。完善乡镇环卫设施,新建4个乡镇污水处理站。深入推进省级生态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

四、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

牢固树立“以民为本、民生为先”的理念,继续实施惠民工程,2012年重点办好10件惠民利民实事:

1.改造棚户区1500户,新建保障性住房2000套,建设还房10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1000套。

2.新改扩建城区街道15条。

3.完成城区1万户居民水电户表改造。

4.修建乡道路20公里,硬化村道路100公里。

5.解决农村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6.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

7.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室130个。

8.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5000人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0万人。

9.新增支出1000万元,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

10.再就业培训6000人,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

五、坚定不移地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加快发展科教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巩固教育“两基”成果,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十二中建设,高标准打造完全示范高中;新改扩建石油南路小学、孔迩街小学、潆华工业集中区幼儿园等学校。推进川东北职教城建设,力争在校学生达到1万人。完成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推进文明镇村、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美食文化节和社区文化艺术节,丰富城乡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市曲剧团体制改革工作。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文化综合执法。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编排一档反映顺庆深厚历史文化的舞台剧目。启动建设潆华工业集中区全民健身中心。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启动区人民医院北部新城项目、区急诊急救体系项目和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市中医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推进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协调发展其它事业。继续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双拥”成果。抓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开发利用,启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推进基本名录库建设延伸到基层。关心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工商联等社会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继续做好物价、档案、老龄、地方志、残疾人、扶贫移民、外事台侨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六、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管理

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组织建设,推进潆溪、荆溪街道办事处“村改居”工作,新成立一批城镇社区。完善社区基础设施,解决南门坝、清泉寺等4个社区阵地问题。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社区建设,努力建设新型现代化社区。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项目建设安全“三同时”审查源头监管责任,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推进基层安全规范化建设,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突出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商贸娱乐等重点行业安全监管,有效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持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村务、居务公开,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创建法治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做好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改进信访和群众工作方法,完善依法治访机制,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巩固平安创建成果。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加大综治巡控力度,完善动态的城市监控与报警体系。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应急平台和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社会危机的能力。建立严打整治经常性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黄赌毒”等专项斗争,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征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能力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阔步前进。

努力建设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法治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依规办事水平。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咨询制度及决策责任制度。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管和制约。严格执行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

努力建设心系群众、情系基层的服务政府。坚持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兴亲民、为民、爱民之风,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精减办事程序,加强政府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悉心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建设治政从严、行为规范的廉洁政府。坚持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行使权利的原则和底线。加强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制度上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强化审计监督,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树立为政清廉的公仆形象。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勤劳智慧的顺庆人民创造了辉煌成就;展望未来,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顺庆的跨越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区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把顺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继往开来,奋发图强,为开创顺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大林模式:即政府引导、农民自主、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的农民产业园发展模式。

2.循环经济模式:产业园区将畜禽粪便干稀分离,干粪制作复合肥,废液抽上山顶蓄粪池,利用物理原理自流灌溉水果、蔬菜的种养循环生态发展模式。

3.农家书屋:指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

4.“红袖标”群防群治工程:指辖区群众佩戴“红袖标”,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义务巡逻的群防群治工程。

5.四城同创:指从2011年起,在2-3年时间内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生态市、省级文明城市。

6.一个定位:指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发展定位。

7.一个抓手:指把项目推动作为顺庆发展的重要抓手。

8.五大战略:指基础先行战略、“两化”互动战略、产业优化战略、民生发展战略和文化振兴战略。

9.五大目标:即:把顺庆建设成次级交通枢纽的中心;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五年分别翻一番;努力实现社会环境好、投资环境优、生态环境美、人居环境佳目标;实现基本民生性服务更加有效、公共事业性服务更加优化、公益基础性服务更加完善、公共安全性服务更加到位;发展主题文化、繁荣大众文化、培育品牌文化。

10.“一环、三射、三纵、五横”农村公路网:“一环”即环区公路;“三射”即潆共、荆渔、荆李三条公路;“三纵”即潆双、搬桂、同新三条公路;“五横”即双桂、永辉、顺灯、同凤、搬新五条公路。

11.半小时经济圈:指今后五年,全面建成农村公路网络,乡镇之间可以在30分钟之内互通,任何一个乡镇到城区时间不超过30分钟。

12.统筹城乡第三圈层乡镇:主要指同仁、凤山、灯台、渔溪、桂花、永丰、双桥、龙桂、梵殿、顺河等距城市中心较为偏远的乡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3020061  

ICP备案:蜀ICP备09019945号-1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蜀ICP备09019945号-1

网站标识码:5113020061

川公安网备51130202000194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