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5-10-13 | 来源: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26日在南充市顺庆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黎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核心区、率先奔小康”的目标定位,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和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见附表)。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五星花园核心商圈品质进一步提升。南门坝商业副中心建成,100余家品牌名店入驻经营。仁和春天商业综合体、保利国际影城、火车北站站前综合体、华联新光天地商业综合体建设进展顺利。南充国际商贸城完成选址和规划。川北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工程建成,宠物花卉市场、川北凉粉物流配送中心投入营运,川东北汽贸中心新引进进口大众等3家品牌汽车4S店,6个乡镇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2个城区农贸超市建成使用。新世纪百货、天赐名店、大润发南北店销售形势良好,君颐尚渡、嘉舟丽港两家高品质酒店正式营业。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6亿元,增长15.5%,实现旅游收入31.7亿元,增长43.6%。西山风景区荣获“亚洲金旅奖·大中华区最具中华文化特色旅游风景名胜区”称号。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潆华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集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亿元,新增建设用地1500亩,建成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17户。企业技改扩能成效明显,完成重点技改扩能项目10个,总投资17.8亿元,增长10.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32.7亿元,增长17.3%。

现代农业规模发展。深入推广农民产业园“大林模式”,新建农民产业园21个、专合组织17个,新培育农民养殖园及家庭农场32个、农业龙头企业12家。建成蔬菜基地3万余亩、果树基地2万亩,发展珍稀林木基地0.4万亩,蔬菜、畜禽、水果和花卉林木四大特色产业带规模壮大。深入推进“五个百万工程”,建成优质粮油基地3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4.2万亩,全区粮油产量实现“十连增”。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42元,增长14%。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和“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区)。

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北部新城“三路一堤”全面竣工,南搬路建成通车,金融大道、北部新城一路完成拆迁并开始建设,北部新城高中、荆溪第一污水处理厂启动拆迁。潆溪世行贷款项目开工建设,肖家河道路桥梁工程、潆华二期干道工程、气象公园西大门及景观绿化工程全面建成。西河防洪堤及三国文化长廊完成主体工程,西山健身绿道基本竣工。

城市改造成效明显。人民路立面整治全面竣工,南门坝旧城改造基本结束,五里店棚户区改造接近尾声,清泉坝、望天坝旧城棚户区完成年度拆迁任务。果山街、奎星街等12条城市街道完成改造,嘉陵江四桥延长线、西河南路延长线等5条城市道路完成拆迁。广南高速、马市铺高速公路出口绿化景观工程全面竣工。

城市管理得到改善。先后开展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违法建设、扬尘污染等专项治理活动,全面整治“十乱行为”,切实加强五星花园周边和西门市场片区综合治理。推行“数字化”城管模式,深入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启动城区生活垃圾转运公司化和城区占道停车公司化管理。升级改造公厕25座,建成猫儿山渗沥液处理系统和西河支路垃圾中转站,猫儿山垃圾处理场溃坝修复工程加快推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功,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检。

三、城乡统筹进程加快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成通乡公路30公里,通村公路110公里,全区交通“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完成病险水库整治6座。解决2.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启动实施新复元池坝、华凤张关垭等3处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城乡风貌整治5处,新建乡镇再生资源回收及运输站15个。13个行政村通宽带,27个行政村通光纤。

统筹城乡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完成顺庆区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交通、林业、水利、环保等11个专项规划,编制了18个重点集镇控制性详规,启动了100个新村聚居点规划编制工作。

新村建设进程加快。青山湖新农村综合体全面建成,并被评为全市“最美新村”。渔溪乡凤庄新农村综合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建成石岭村等20个新村聚居点。

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完成104个行政村的“七权颁证”。组建了顺庆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率先在搬罾镇启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并被列为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区和农民财产性增收试点区。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行了“一核四级”新型基层民主治理机制。

四、发展保障明显增强

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争取国省项目到位资金13亿元,同比增长20%。招商签约省外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8个,到位资金72亿元,同比增长55.5%。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27.5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27.5亿元,增长20.4%,实现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完成融资13.7亿元,保障了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国土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开展土地报征和土地整治工作,全年报征土地2745亩,完成4个土地挂钩项目和4个土地整治项目。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共出让土地19宗,实现收入17.3亿元,增长240%。加强土地执法力度,清理闲置土地、低效用地41宗1178亩,依法处理6宗200亩。

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大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制定《顺庆区关于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意见》,引进专业人才247名。继续做好人员的配置、流动和监管工作,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和临时、借用人员1087名。强化干部队伍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

五、惠民实事完成较好

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百姓安居方面,建成6处40万平方米居民还房,回迁居民3200余户;建成南门坝片区200套廉租房、潆华工业区120套公租房,开工建设潆溪职教城828套公租房。交通方面,完成交通建设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40%;建成通乡通村公路140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教育方面,完成教育投入1.4亿元,同比增长16.4%;建成9个农村学校幼儿班和2所城市幼儿园,改扩建3所中小学校。社会保障方面,开发公益性岗位1210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278万元;新增就业1.6万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4.3%;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20.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44.7万人。城乡低收入群体保障水平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7.1%。

六、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启动实施4项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技术创新投入1.2亿元;创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9件,创建省、市科普示范社区3个。各级教育协调发展,教育助学力度继续加大,义务教育优生面进一步扩大,高考上线率继续位居全市前茅。成立区就业健康体检中心,区疾控中心通过全省规范化建设等级评审,市中医医院通过国家“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农村急救体系全面建成,重特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推进食品药品监督机构改革,重新组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功举办“清风顺庆”等大型文艺演出,举办各类群众性文艺表演50余场;新建社区书屋12个,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012场,在95个行政村建成数字无线广播。成功举办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四川省健身健美操锦标赛、川渝乒乓球基层冠军队邀请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区业余体校通过四川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选认定。西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西河水质明显改善。实施节能示范改造项目,区委、区政府集中办公区创建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武装、统计、计生、档案、气象、供销、人防、老龄、地方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质量技术监督、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等取得新进步。

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三级监管网络,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全区287处安全隐患进行挂牌排查整治。积极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成功创建舞凤街道为省级安全社区。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面下降,辖区内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全面落实领导大接访和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积极处理应急突发事件,一批医患、劳务、产权等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得到妥善处理。群众来区到市赴省进京上访持续下降,继续保持“零进京非访”,未发生一起信访恶性事件。

综合治理不断强化。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建专职巡控队伍,对城区主要街道实行24小时巡逻。建立18个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深化“平安顺庆”建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两盗”、查禁“黄赌毒”等专项行动,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发案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被评为全省“维稳工作先进区”。

八、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加强。坚持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增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全民法律素质得到提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执法,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健全决策制度,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48件,政协委员提案68件,满意率达98%以上。

行政效能建设得到提高。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62项。对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工业集中区内项目,一律实行并联审批。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强行政效能监察,6名违反行政效能规定的干部受到纪律处分。

廉洁从政进一步巩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纠正“四风”,一批违纪违规案件得到及时查处。强化源头管理,重点加强财政、审计、招投标等方面监管。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三公”经费同比下降7.8%。

各位代表,一年来,成绩可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顺庆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向驻区部队和武警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重大项目实施效果好,但推进不平衡,有15个重点项目欠进度;“高基数、保增长”的发展压力较大,工业经济缺乏大企业支撑;居民还房建设任务艰巨,还有200余万平方米还房需加快建设;安全信访稳定压力大,行政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坚持“建设核心区,率先奔小康”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以转变和提升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项目推动为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创顺庆发展新局面。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于全省全市发展平均水平,保持全市第一、川东北第一目标。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具体经济指标计划情况见附表)。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2014年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产业发展

做强商贸服务业。巩固提升现有骨干商业,积极支持新世纪百货、茂业百货、大润发南北店、天赐名店等骨干商业扩大销售,推动原盛华堂经营场所引进业主重新开业。促进人民路、文化路、涪江路地下商城全面营运,提升滨江路沿线商业档次和品质,全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启动南充国际商贸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招商引资工作;建成仁和春天商业综合体、保利国际影城、川北农产品交易中心二期工程;推进火车北站站前综合体、华联新光天地商业综合体建设;启动宝信商业广场、城北货运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多元商业业态,促进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努力发展旅游经济,完善气象生态公园基础设施,开发公园服务设施;依托嘉陵江和新农村,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业;推进西山前山整体开发。

做优新型工业。完善潆华工业区创新驱动试验区规划,力争将园区创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条园区支线道路,建设雨污管网15公里、排洪渠系3公里。加快园区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园区科技孵化基地快速建设。启动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基地建设。力争建成鑫达30万吨塑料新材料项目主体工程。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企业,力争全年新增投资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户以上。继续推进川北汽贸中心建设,力争新引进一批品牌汽车4S店。大力扶持现有重点企业技改扩能,完成技改扩能投资15亿元,新增省、市级研发中心2家,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

做特现代农业。深入推广农民产业园“大林模式”和大学生创业园模式,新建、扩建一批现代农民产业园,建成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启动建设大林食用菌产业城。完善提升搬大线、搬渔线产业带,新建特色水果产业示范带,积极发展中药材、柠檬、栀子等经济作物。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合组织,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实施循环改造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五个百万工程”,推动蔬菜、畜禽、水果和花卉林木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实施城市提升改造。推动清泉坝、冉家沟、华凤老街等片区旧城棚户区改造。建成桂花路延长线等15条城市街道。完善重点区域市政管网建设,实施滨江大道7公里沿街立面整治,提升城市形象。

推进新城开发建设。建成荆溪片区“四路”,完成石桥河箱涵工程,启动荆溪高压线迁改工程。积极配合实施“引嘉入西”等市级重点项目。建成潆溪世行贷款项目、潆华二期主干道延长线道路,启动建设西河新坊、安汉故城、安汉美食坊,全面建成西山廊桥,完善西山片区公共基础设施。

加快重点集镇建设。完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乡镇发展集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先建设搬罾省级重点集镇,推进芦溪市级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完善集镇道路、管网、给排水基础设施。乡镇全部建成垃圾转运站,年内实现垃圾转运全覆盖。

推动美丽新村建设。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实施统筹城乡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完善青山湖乡村旅游配套建设,实施AAA级景区创建。建成渔溪乡凤庄新农村综合体,启动凤山乡伍家沟村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新建新农村聚居点20个。深化“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镇村创建,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风貌整治,优化农村居住环境。

持续抓好城乡环境治理。进一步开展西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确保西河流域III类水质全年达到300天以上;扎实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确保城区空气质量全年达标率在90%以上。认真落实城乡清洁工程向乡镇、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拓展延伸。加强城区道路日常清扫保洁,深化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持续开展“十乱行为”整治活动。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民城管协会作用,进一步壮大城管志愿者队伍。

三、致力民生改善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最大责任,今年重点抓好“十项民生工程”,着力办好20件民生实事:完成35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并实现回迁,货币还房10万平方米;新建2所幼儿园和3所小学;新(改)建5个农贸市场;完成3个城镇社区和13个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强力推行免费婚前体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40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月人均提高5元,参保缴费财政补贴标准每档次提高10元;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180张养老床位,建设18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资助2857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对初次创业并吸纳3名以上劳动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和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学费;将2014年竣工公租房房源的30%定向出租给农民工;实施650户农村危房改造;解决2.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改)建通乡公路32公里、建设通村公路120公里;所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每村平均补助5万元;新(续)建乡镇污水治理设施3处;新(改)建专业蔬菜基地0.8万亩,建成鲜活农产品便民店或超市2个;新建乡镇卫生院2所、村卫生室8个;新建庄稼医院3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3个。

四、强化社会治理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防控各类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安全生产问责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以“打非治违”为主的专项治理行动,并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快安全社区建设,完成2个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健全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加强食品药品执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依法治访,规范信访秩序,妥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逐步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完善公共应急体系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进一步推进村改居工作。继续抓好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建立16个规范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改革社会管理方式,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村、社区职能,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协调事务、解决问题、服务百姓能力。

五、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科技教育优先发展。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科技兴工、科技兴农项目18个,提高科技助推发展能力。大力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努力实施“三名”工程,不断提升各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师德水平。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建设改造工程,续建石油南路小学、孔迩街小学、规划四路小学、南充职工大学,新(扩)建清泉小学、荆溪小学、华凤学校等6所小学。巩固发展义务教育,同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区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和搬罾、龙桂卫生院建设,实施县级医院扩建项目。继续深化医改工作,整体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启动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核评审工作,完成区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加强基层卫生设施改造和基本设备配置,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配合市上办好法国文化周活动,策划1-2个有较强影响力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大力繁荣活跃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60个村级综合文化室、54个村数字电视广播建设。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切实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继续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强化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承办好全省青少年健身操比赛,开展“川渝贵”中国象棋对抗赛。

协调发展其它事业。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继续抓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入推进统计改革。统筹抓好机关事务、民族宗教、档案地志、妇女儿童、民兵预备役、老龄、人防、残疾人等其它各项事业,为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

为完成上述工作任务,2014年区政府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坚持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健全行政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决策监管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大额资金支出管理。推进政务公开,建立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认真办好电子政务,试行公开行政办公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程序。

探索市场准入改革。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领域。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实施新的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放宽注册资本和企业住所限制,探索“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认真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做大总量,提升质量。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社会福利差异。推行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和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让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积极开拓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积极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参与市场交易,建立城乡一体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实施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逐步消除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二、实施项目推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抓好项目争取。积极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工作,确保国、省项目补助资金增长10%以上。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谋划和包装一批好项目。

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潆华园区、北部新城、国际商贸城、西山风景区等招商平台,着力招引新型工业、总部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商贸综合体等行业知名企业入驻,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20个,到位资金62亿元。

狠抓项目实施。全年实施重点项目91个,完成年度投资154亿元。其中,实施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32个,基础设施项目24个,产业发展项目26个,生态环保项目9个。健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规范运行。

三、强化要素保障,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全面落实“营改增”试点和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工作。积极培植税源,全面清缴欠税,力争实现区级税收收入10亿元。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办法,推行财政收支公开。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效益。多渠道加强融资工作,力争实现融资8亿元。加强对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及投资理财信息咨询机构的监管,促进社会资本规范运作。

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做好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积极跟进土地报批工作,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积极争取土地项目储备,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建立农村集体用地流转机制,盘活农村集体土地。严格土地执法监察,大力清理闲置土地、低效用地,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用地行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切实保护耕地。

做好人才保障工作。继续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加大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力度,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聚集。建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

四、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政府管理能力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大力开展依法治区工作。坚持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提高政府领导依法行政能力。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适时修订规范性文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及时向政协通报工作。完善决策咨询、社会听证、重大事项评估等制度,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加强服务政府建设。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采取教育与查处并重的措施,全面优化服务环境。拓展全程代办、并联审批、网上办理、电子监察“四位一体”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功能,探索实施社会中介机构集中办公模式,更好地为群众、为企业、为基层服务。完善政府系统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加强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力争效能建设在全市领先。

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切实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工程建设、国有土地和矿产资源出让、征地拆迁、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督。加强行政履职监督,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突出政风问题。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各位代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为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件1

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2014年计划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13年完成数

2014年计划数

总量

增幅%

总量

增幅%

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254.2

11.3

286.4

11.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万元

100089

25.1

120107

20.0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

亿元

432.7

17.3

369.1

1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1.8

88.2

1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45.6

29.1

287

17.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40.6

15.5

163.1

16.0

农民人均纯收入

9842

14.0

11121

1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331

11.7

26061

11.7

备注:1.地区生产总值(GDP)绝对量的计算,在增幅的基础上

考虑了物价因素。

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同期基数剔除了部

分炼油厂数据。

附件2

名词解释

五个百万工程:指全市实施的百万担蚕桑工程项目、百万吨柑桔工程项目、百万吨粮油丰产工程项目、百万头生猪战略保障工程、百万亩速丰林工程项目。我区被列为项目建设参与区。〔P2〕

三路一堤:指北部新城荆溪片区的府荆路北延线、通江大道B段、荆宏路和桑树坝防洪堤。〔P3〕

十乱行为:指行人乱穿、车辆乱行、车辆乱停、随地乱吐、废弃物乱扔、大小便乱解、衣物乱晾、广告乱贴、通道乱占、杂物乱堆。〔P3〕

七权颁证:指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林权、小微水利产权、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七项产权”进行确权并颁发证书〔P4〕

一核四级:指党支部核心领导、社会组织参与、村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监督会监督。〔P4〕

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P8〕

四新技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新模式。〔P11〕

荆溪片区“四路”:指大营山一路、大营山二路、通江大道A段、滨河路。〔P11〕

引嘉入西:指在嘉陵江荆溪口子建设提水泵站,将嘉陵江水引至北部新城,最后流入西河华凤段。“引嘉入西”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北部新城的水资源,满足市民与水亲近、打造北部新城水景观的需要,同时也可丰富西河城区段水量,加速污染物自然净化速度。〔P11〕

十项民生工程:指就业促进工程、扶贫解困工程、教育助学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医疗卫生工程、百姓安居工程、民生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工程、文化体育工程、“菜篮子”工程。〔P12〕

打非治违:指打击非法、违法生产,治理违规、违章作业。〔P13〕

教育“三名”工程:指培养、打造“名师、名校长、名校” 。〔P14〕

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持续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以银行卡POS机具助农取款业务为突破,破解农村支付服务空白难题;完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加速城乡资金融通;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和结算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有效使用;加强支付业务知识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建立考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P1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3020061  

ICP备案:蜀ICP备09019945号-1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蜀ICP备09019945号-1

网站标识码:5113020061

川公安网备51130202000194号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